前不久,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推进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而处于中端的环卫、垃圾收运作为连接前后端的枢纽,必将成为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的“中坚力量”。 此外,除了利好新能源环卫车企,推动传统燃油环卫产品向新能源化、电动化、智能化产品的替代,“碳中和”还对环境监测、碳排放在线监测系统、绿色环保建筑、资源再生等其他细分领域有益。
3月10日天津发布《生活垃圾焚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提出,新建生活垃圾焚烧厂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现有生活垃圾焚烧厂自2023年1月1日起,执行《生活垃圾焚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本标准引入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大气污染物排放引领性指标,鼓励企业采用更为先进有效的污染控制技术和运行管理水平进一步降低污染物。
被列为国家“十二五”规划的中国经济支柱的七大产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环保产业,这将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环保产业国家。7个支柱产业分别是: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自2021年1月1日起,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发布的《生活垃圾焚烧烟气二噁英激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在线检测系统技术要求》(T/CAEPI 28-2020)团体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正式实施。《标准》的实施打破了当前二噁英在线检测无标可依的现状。编制历时两年半,填补国内外标准空白。《标准》共8章22节91条,规定了二噁英在线检测系统的组成、技术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及产品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各方面标准,可满足政府监管、市场应用和公众监督的迫切需求,有助于规范和推动二噁英在线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
2月2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壮大绿色环保产业,加快培育市场主体,鼓励设立混合所有制公司,打造一批大型绿色产业集团;引导中小企业聚焦主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一步放开石油、化工、电力、天然气等领域节能环保竞争性业务,鼓励公共机构推行能源托管服务。适时修订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引导产业发展方向。
生态环境部2月25日通报,“十三五”空气质量约束性指标全面超额完成。2020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率比2015年上升5.8个百分点,PM2.5未达标城市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28.8%,PM2.5等6项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同比均明显下降。
目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已进入深水区,十四五期间PM2.5与臭氧的协同治理成为共识,作为臭氧的前体物,氮氧化物的治理显得尤为重要,而作为关键的一环脱硝催化剂将在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自2011年我国收紧燃煤电厂氮氧化物排放标准以来,煤电机组开始大规模使用脱硝技术。从2015年开始非电行业烟气治理迅速崛起,低温脱硝技术开始大规模推广使用。在未来数年内,我国脱硝催化剂尤其是低温脱硝催化剂使用量将持续上涨,特异化、多样化或成趋势。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排污许可管理工作。为了加强排污许可管理,规范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排污行为,控制污染物排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排污许可管理条例》,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范围和管理类别、规范申请与审批排污许可证的程序、加强排污管理、严格监督检查、强化法律责任等方面,对排污许可管理工作予以规范。
近日,由生态环境部统一组织实施、中国环境保护协会承担技术支持工作的“2020年度环境服务业财务统计”,及由生态环境部指导、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联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组织实施的“以2020年为基准年的全国环保产业重点企业调查”正式启动。上述亮相调查分别自2013年、2017年开始实施,每个年度开展一次,至今共累计获取超62000家(次)单位数据,为全面摸清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状况,及时分析、研判产业发展趋势提供了详实的一手调查数据。实施期为:2021年3月至5月。
目前,非电领域大气污染控制的进展相对较为缓慢,非电领域大气治理市场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随着2017年“大气十条”取得阶段性胜利,火电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基本完成,未来我国将进入非电领域大气治理的关键时期。非电行业主要包括钢铁、水泥、工业锅炉、玻璃、陶瓷、砖瓦等行业,与排放标准极为严格的电力行业相比,非电行业的排放标准相对宽松,各项指标未来具备改造空间。